研究员
基本信息
姓名

李为臻

性别
职称 研究员 学科 物理化学
类别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学历 博士研究生
电话 +86-0411-84379738
Email weizhenli@dicp.ac.cn
地址 大连市中山路457号 116023
性别 职称 研究员
学科 物理化学 类别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学历 博士研究生 电话 +86-0411-84379738
Email weizhenli@dicp.ac.cn 地址 大连市中山路457号 116023

1980年出生于山东省日照市,2002年于山东大学化学学院获学士学位,2007年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先后于2007-2009年和2010-2014年分别在清华大学化学系和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 耐高温小尺寸贵金属催化剂的研制及应用

铂族贵金属是许多苛刻条件下进行的催化反应中不可替代的活性组份,提高小尺寸贵金属纳米颗粒的热稳定性是提高催化剂寿命和降低催化剂成本的重要途径。我们发现镁铝尖晶石{111}纳米晶面能有效稳定小尺寸Rh、Ir和Pt纳米颗粒,并揭示界面上贵金属原子与载体氧离子的晶格结构匹配和电性吸引是其高热稳定性的根源。我们将根据构筑贵金属晶粒和载体氧化物外延匹配界面结构这一基本策略,继续探索合成合适的氧化物载体材料来稳定其他小尺寸贵金属纳米颗粒。另一方面,耐高温Rh、Ir和Pt基催化剂广泛适用于化学品转化、环保催化及催化等领域,如甲烷催化转化、催化燃烧、汽车尾气净化和液体推进剂催化分解等苛刻反应过程。我们将针对特定反应调控低贵金属含量的Rh、Ir和Pt基双金属或多金属组份结构,实现目标反应的高效稳定进行。

☆模型催化体系中催化剂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

与均相催化剂通常具有均一的分子结构不同,负载型固体催化剂中大多包含多种微观结构。在多相催化反应中,所有结构共同作用给出催化反应性能。这种总包的结构与性能信息,使得人们难以对实际多相催化反应中的催化剂结构及功能之间建立准确的对应关系。我们将致力于控制活性中心的种类和数量,合成结构信息明确的模型催化剂;选择反应机理相对明确的催化反应,获得催化反应动力学数据;进而根据由反应机理确立的反应速率方程对实测动力学数据进行拟合,求得各动力学参数;再根据不同反应温度下测得的各动力学参数,得到相应的活化能及吸附热等,从而建立准确的催化剂结构和功能关系。这些模型催化体系中的结果将为理论计算提供可靠的实验支持。目前感兴趣的反应体系有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催化醇类选择氧化,负载贵金属催化剂催化一氧化碳氧化及水汽重整等。

代表论著:

1. Wei-Zhen Li, Libor Kovarik, Donghai Mei, Jun Liu, Yong Wang, Charles H. F. Peden*, “Stable Pt Nanoparticles on specific MgAl2O4 Spinel Facets at High Temperatures in Oxidizing Atmospheres”, Nat. Commun., 2013, 4, 2481.

2. Wei-Zhen Li, Ke-Qiang Sun*, Zhun Hu, Bo-Qing Xu*, “Characteristics of Low Platinum Pt-BaO Catalysts for NOx Storage and Reduction”, Catal. Today, 2010, 153, 103-110.

3. Wei-Zhen Li, Hua Huang, Hongjia Li, Wei Zhang, Haichao Liu*, “Facile Synthesis of Pure Monoclinic and Tetragonal Zirconia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Phase Effects on the Behavior of Supported Molybdena Catalysts for Methanol-selective Oxidation”, Langmuir, 2008, 24, 8358-8366.

4. Wei-Zhen Li, Haichao Liu*, Enrique Iglesia,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Zirconia-supported Ruthenium Oxide Catalysts for the Selective Oxidation of Metlhanol to Methyl Formate”, J. Phys. Chem. B, 2006, 110, 23337-23342.


上一条:马磊 下一条:赵许群

Copyrigh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www.taozhang.dicp.ac.cn